美国加州发生枪击事件 致6人死亡******
中新社旧金山1月16日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图莱里县当地时间16日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6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17岁母亲及其6个月大的孩子。警方称,该起事件与贩毒集团有关。
《洛杉矶时报》报道称,16日凌晨3时30分左右,加州图莱里县戈申地区一处住宅内部及周围发生枪击事件。美联社援引图莱里县治安官迈克·布德罗的话说,一名17岁母亲和她怀中6个月大的孩子都被击中头部,二人遗体在事发住宅之外一条沟里被警方发现。随后,警方在事发住宅门口发现一名死者,又在住宅内发现两名死者以及一名男性伤者,他随后在医院不治身亡。
警方表示,该案中的一些死者可能来自同一个家庭。两名躲在拖车内幸免于难的女子告诉警方,涉事住宅内的人通过监控设备看到有人潜入,但已没有机会采取行动。
布德罗说,16日的袭击是贩毒集团有针对性的行动,至少涉及两名男性嫌疑人。据布德罗称,警方一个星期之前对该处住宅执行了毒品搜查令。当时,警方逮捕了一名嫌疑人,同时没收了枪支和毒品。
报道称,图莱里是一个人口不到50万的小型农业县。长期以来,在将毒品从墨西哥运往美国各地市场的跨国业务中,该地区发挥着巨大作用。数十年以来,当地一直是冰毒的生产地,也是合法和非法大麻的种植地。最近几年,图莱里县官员执行了数次与贩毒有关的逮捕。(完)
多光子非线性量子干涉首次实现 为新型量子态制备等应用奠定基础****** 科技日报合肥1月16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任希锋研究组与国外同行合作,基于光量子集成芯片,在国际上首次展示了四光子非线性产生过程的干涉。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光学权威学术期刊《光学》上。 量子干涉是众多量子应用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基于路径不可区分性产生的非线性干涉过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双光子非线性干涉过程已经实现了20多年,并且在许多新兴量子技术中得到应用,直到2017年,人们才在理论上将该现象扩展到多光子过程,但实验上由于需要极高的相位稳定性和路径重合性,一直未获得新进展。光量子集成芯片,以其极高的相位稳定性和可重构性逐渐发展成为展示新型量子应用、开发新型量子器件的理想平台,也为多光子非线性干涉研究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 任希锋研究组长期致力于硅基光量子集成芯片开发及相关应用研究并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在前工作基础上,研究组通过进一步将多光子量子光源模块、滤波模块和延时模块等结构片上级联,在国际上首次展示了四光子非线性产生过程的相干相长、相消过程,其四光子干涉可见度为0.78。而双光子符合并未观测到随相位的明显变化,这同理论预期一致。整个实验在一个尺寸仅为3.8×0.8平方毫米的硅基集成光子芯片上完成。 这一成果成功地将两光子非线性干涉过程扩展到多光子过程,为新型量子态制备、远程量子计量以及新的非局域多光子干涉效应观测等应用奠定了基础。审稿人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工作,并给出了高度评价:该芯片设计精良,包含多种集成光学元件,如纠缠光子源、干涉仪、频率滤波器/组合器;这项工作推动了集成光子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凤凰快3地图 |